随着秋意渐浓,门诊里因皮肤问题焦虑的患者越来越多。其中,牛皮癣(医学名“寻常型银屑病”)的复发成为高频话题。这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像一颗“隐形炸弹”,总在换季时悄然引爆。
一、秋冬:牛皮癣的“高发季”
医学研究显示,约70%的牛皮癣患者会在秋冬病情加重,而夏季是病情最稳定的时期。这种季节性差异,与皮肤屏障功能、环境湿度、免疫反应密切相关。
1.干燥空气:皮肤的“隐形杀手”
秋冬空气湿度骤降,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减少,屏障功能受损。就像一堵漏风的墙,外界刺激(如冷风、摩擦)更容易穿透皮肤,诱发炎症反应。此时,原本稳定的皮损可能突然增多,甚至融合成片,覆盖银白色鳞屑。
2.温差刺激:免疫系统的“过山车”
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,频繁的温差变化会扰乱免疫系统。研究指出,寒冷刺激可能激活Th17细胞(一种免疫细胞),导致炎症因子释放,加重皮损。
3.感染风险:复发的“导火索”
秋冬是流感高发季,咽喉炎、扁桃体炎等感染可能成为牛皮癣复发的诱因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30%的患者在感染后1-2周内出现病情反复。
二、换季预警:这些信号要“踩刹车”
牛皮癣复发前,皮肤会发出“求救信号”。若出现以下表现,需立即调整护理方案:
瘙痒加剧:原本稳定的皮损突然瘙痒难忍,夜间加重,抓挠后出现渗液或结痂。
小红点“冒头”:四肢、躯干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,逐渐扩大融合成斑块。
干燥脱屑“升级”:皮肤粗糙如砂纸,白色皮屑大量脱落,甚至伴随皲裂疼痛。
关节“报警”:约10%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,活动受限,需警惕银屑病性关节炎。
三、秋冬护皮指南:把复发“扼杀在摇篮”
1.保湿是“一防线”
选择温和保湿剂:含尿素、神经酰胺、透明质酸的乳霜,每日涂抹2-3次,尤其洗澡后3分钟内使用。
避免过度清洁:水温控制在37℃以下,时间不超过10分钟,禁用碱性肥皂或磨砂膏。
加湿器“救场”:室内湿度保持在40%60%,可减少皮肤水分流失。
2.饮食“避雷”指南
忌口清单:辛辣食物(辣椒、花椒)、酒精、高糖高脂食品(油炸食品、甜点)可能加重炎症。
抗炎食物推荐:深海鱼(三文鱼、鳕鱼,富含Ω3脂肪酸)、深色蔬菜(菠菜、西兰花,含抗氧化物质)、豆类(豆腐、豆浆,补充植物蛋白)。
3.运动与情绪:免疫力的“双保险”
适度运动:每周3次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每次30分钟,增强免疫力。
情绪管理:冥想、深呼吸、听音乐可缓解压力,避免焦虑诱发病情。
4.感染防控:细节决定成败
勤洗手:用流动水+肥皂洗手20秒,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。
避免人群聚集:流感季减少去商场、影院等密闭场所。
及时治疗感染:出现咽喉痛、发热等症状,立即就医,避免拖延。
四、医生提醒:这些误区要避开!
误区1:“偏方能根治”
牛皮癣目前无法根治,盲目使用“祖传秘方”可能含激素或重金属,导致病情加重。
误区2:“痒就使劲抓”
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,引发“同形反应”(正常皮肤出现新皮损)。
误区3:“停药等自愈”
秋冬是治疗黄金期,遵医嘱用药可控制病情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复发。
秋冬虽冷,但科学护理能让皮肤“温暖过冬”。若出现疑似症状,请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早干预、早控制,让生活回归平静。